投资者关系 > 详情

人类共同梦想:拯救心脏

2016-06-01

“ 宝剑锋从磨砺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。”

“心力衰竭对人类威胁和恶性肿瘤类似,患者的生命周期一般只有5-7 年。”周明东说。事实上,全球心力衰竭的患者人数超过2,000 多万,并以每年新增200 万病例的速度激增。美国心衰患者超过500 万,中国患者在2000 年的数量也达到了400 万。这一巨大的市场需求,让周明东对公司的未来信心满满。

出生在上海的周明东,1977 年考取了复旦大学生物系,1987 年进入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攻读细胞及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,后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。回国创业前,周明东任职于澳大利亚张若谦心脏研究所。

在实验室里,周明东发现受损心肌细胞在信号类蛋白质—— 纽兰格林的作用下,呈现出横纹肌结构的有序排列状态。这一发现,让周明东兴奋不已,他认为,纽兰格林可以修复受损心肌细胞。“我更善于深入细节,发现被忽略掉的细节。”

随后,张若谦研究所申请了专利保护,周明东却希望能把这项发现继续下去,研发出能够治疗心衰的创新药,带着“泽润生民,德周化宇”的理想,他给公司取名泽生,并在2002 年购买了研究所纽兰格林的专利,泽生走上新药研发的漫漫长路。

“当初认为有个几千万应该就可以研发成功。”周明东笑着说,带着自己以及亲友筹措的300 万元人民币,周明东选择创业来践行自己的梦想。在他的设想中,中国成本低廉,工作效率高,5-6 年就有可能研发出新药。实际上,时间和金钱,都在不断考验着周明东。

众所周知,新药研发周期长,风险大,因此风投对投资新药都格外谨慎。资金问题一直困扰着周明东。“国内缺乏好的金融融资体系,融资难。”周明东坦承当初的无奈。为了融资,周明东借过债,抵押过房子,2005 年香港晨兴集团1,000 万美元进行了股权投资,解了周明东的燃眉之急。随后,泽生又先后获得了张江科投、浦东科投等多家政府投资机构的投资。

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,实验室试验到真正转化为药品,面临失败的风险也极大。试验反反复复,一次次从头再来的困惑,不断折磨着这个团队。周明东作为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,让他坚定了探索科学真相的信心。

“30 年来在全球慢性心衰药物治疗领域没有诞生一个重大新药。”周明东说,30 年前,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以及β 受体阻断剂类是用来治疗高血压,后来发现其对治疗慢性心衰有不错的效果,可以延长患者寿命,降低死亡率。从此,再未有突破性进展。

周明东坚信,纽兰格林将是慢性心衰领域革命性进展。“我希望‘重组人纽兰格林’可以完成青蒿素未能完成的使命。”

周明东认为,中国在60 年代发现了重要的抗疟药物—— 青蒿素,却错过了申请专利的好时机,损失一个经济发展和产业革命的机会,他认为纽兰格林拥有第二次这样的机会,将会摆脱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充斥着仿制、侵权等问题的怪圈。

给周明东打上一针强心剂的是让人欣喜的实验数据,去年完成的纽兰格林生存率试验结果表明:与对照组(基于现有药物的标准疗法)相比,纽兰格林能显著降低心衰患者死亡率,降低率达39% ;而在以某一生物学指标为标准对患者进行细分后,死亡率的降低率更高达65%(细分后患者占目标人群的80%)。

2012 年1 月,泽生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(SFDA)递交了“重组人纽兰格林”的新药证书申请,纽兰格林有望率先在中国市场上市。

地址:上海市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居里路68号 沪ICP备06030993号-2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9365号